资讯中心
欧盟玛丽居里学者、三甲医院主任医生……这些“大咖”缘何汇聚在这场大赛?
一上场便是倒计时,每人限定10分钟。有限时间里,既要道出新赛道前景,也要讲出产品技术独特性。下场后,一些“久经沙场”的在线新经济企业CEO也仍在不断复盘自己是否出现卡顿。
经数月角逐,“科创投”杯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今天将落下帷幕。此次大赛共征集到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个项目,较上届比赛增长超6成。超过往届的项目数量,折射出上海向全球揽才的气魄决心。
超脱于赛事本身,其还承载着上海以赛引才、以赛选才、以赛聚才的战略目标。面向“十四五”,上海将全面推动全球化人才战略,加快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中心建设。至2025年,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、技术新发明、产业新方向、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。
增设“创新赛道”,从源头激活大生态
参赛项目的翻番增长,离不开大赛机制的突破创新。在此前仅有“创业赛道”的基础上,本届大赛增设了“创新赛道”。“这也意味着,上海在揽才过程中,不只关注产业端,更聚焦研发端,要从源头入手激活整个创新创业大生态。
“‘创新赛道’的增设,主要是将更多视线聚焦在成果转化环节,“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谭朴珍说,大量高校实验室、科研院所还“躺着”不少重要创新成果。此次大赛就是要从中筛选出那些真正有应用价值的成果,让市场来识别它、让投资机构来识别它。
此次创新赛道还细分为三大组别,包括成果转化组、博士后创新创业组、企业创新组等。有专家点评,这样的组别细分,可以说是为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创新主体“量身定制”。赛道更细分,有助于公平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具开发潜能、有技术实力的创新主体。
在大赛路演环节,谭朴珍发现,部分博士后的总分偏低。“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没有被投资人青睐,就认定其科研水平不行,”谭朴珍认为,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,其中仍需经历不少环节。此次大赛就给予了这些博士后们成长磨砺的舞台,让他们更能把握市场需求痛点。
如今,博士后队伍已成为城市人才储备的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为此,上海积极施行“超级博士后”计划,成效突出。下一步,这一计划还有望扩大规模,覆盖更多年轻优秀博士后。
告别“闷声搞科研”,让“聪明大脑”为城市发展“蓄能”
在不少与会业界专家评审看来,大赛的意义不仅止于单向展示输出,更意在构建科研与市场的需求互动。
对如今的科研工作者而言,不仅要“埋头苦干”,也要“抬头看路”。这意味着,他们要时刻留意自己扎根的科研方向是否与市场接近,是否与社会需求接近。
大赛上,首个登场的选手殷浩毫不怯场,全程流畅地完成了演讲,时间也卡得“刚刚好”。专业评审更是直接打出了“94分”的高分。台上演讲的从容,源自过硬的技术实力和精准匹配的市场需求。
作为上海长征医院肝脏外科主任,殷浩一直奋战在临床一线。实践中,他发现,胰腺供者器官极度短缺、胰岛移植也存在不少排异现象。去年7月,在通过了临床试验等重重环节后,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自体胰岛干细胞移植。如今,这一再生胰岛组织的体外制备开发创新技术被摆在了大赛平台上。
剖析参赛选手的产业赛道,其中有不少聚焦在人民健康需求。此外,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也是诸多创业团队的聚焦项。
在不少与会专家看来,覆盖广、领域宽的赛事项目,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——上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?这座超大城市,不仅希望能引进专注“高精尖”等卡脖子项目的科学家,也期待吸引那些在民生领域精耕细作的实干家、创业者。上海需培育挖掘各领域高层次人才,为城市发展“蓄能”。
“戳中”痛点的引才方案,汇集海内外大咖
若要以一个关键词总结本届大赛,不少与会者脱口而出一句“含金量高”。这里的“含金量”,不仅指参赛选手,更包括大赛平台所提供的种种后续服务。
单纯“扫一眼”参赛者简历,就会打破人们预想中只有创业者才来参赛的“刻板印象”。从创新企业CEO到三甲医院主任医生,这些选手们大多拥有“硬核战绩”。有的曾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有的曾获欧盟玛丽居里学者称号,还有的则率队建立了亚洲第一的胰岛移植中心。
缘何一场赛事能吸引如此多大咖齐聚?相关负责人这样剖析,赛事除荣誉之外的含金量,往往是选手更看重的。今年大赛上, “4+10+N”支持奖励方案首次发布。梳理这一方案,不难发现,其中多条款项“戳中”了人才痛点,也很好地回应了人才究竟需要上海为其提供怎样的服务。
在融资平台方面,该方案给出了有梯次、更多元的解决路径。其中包括人才计划奖励的百万元奖金、海聚英才信用贷、海聚英才基金联盟风险投资等。此外,为解决人才“后顾之忧”,大赛相关单位还提供人才公寓优先入住,优先推荐入驻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。
作者:王嘉旖
编辑:单颖文
责任编辑:顾一琼
来源:文汇报